混凝土梁澆筑規(guī)范要求(混凝土梁設計規(guī)范)
樓梯的混凝土宜連續(xù)澆注。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于素混凝土 結構,應在施工縫處埋設直徑不小于16mm的連接鋼筋。混凝土施工縫的處理還應符合下列要求:1、當舊混凝土面和外露鋼筋(預埋件)暴露在冷空氣中時,應對距離新、 舊混凝土施工縫1.5m范圍內的舊混凝土和長度在1.0m范圍內的外露鋼筋進行防寒保溫。
施工縫留設原則和處理方法分別是什么
一、施工縫的位置應設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柱、墻應留水平縫,梁、板的混凝土應一次澆筑,不留施工縫。⑴ 施工縫應留置在基礎的頂面、梁或吊車梁牛腿的下面、吊車梁的上面、無梁樓板柱帽的下面。⑵ 和樓板連成整體的大斷面梁,施工縫應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 mm 處。當板下有梁托時,留置在梁托下部。⑶ 對于單向板,施工縫應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⑷ 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間1/3 的范圍內。⑸ 墻上的施工縫應留置在門洞口過梁跨中1/3 范圍內,也可留在縱橫墻的交接處。⑹ 樓梯上的施工縫應留在踏步板的1/3 處。樓梯的混凝土宜連續(xù)澆注。若為多層樓梯,且上一層為現澆樓板而又未澆注時,可留置施工縫;應留置在樓梯段中間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縫面應斜向垂直于樓梯軸線方向。施工中存在爭執(zhí)原因是舊規(guī)范規(guī)定了樓梯施工縫必須留置在中間1/3區(qū)段,傳統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處,留置在梯段中間時,理論上是剪力較小,但施工時施工縫質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時容易產生已澆筑部位形成短時“懸挑”,反而不利于構件的質量控制。⑺ 水池池壁的施工縫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 mm~500 mm 的豎壁上。⑻ 雙向受力樓板、大體積混凝土、拱、殼、倉、設備基礎、多層剛架及其他復雜結構,施工縫位置應按設計要求留設。二、施工縫連接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于素混凝土 結構,應在施工縫處埋設直徑不小于16mm的連接鋼筋。連接鋼筋埋入深度 和露出長度均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0d,間距不大于20cm,使用光圓鋼筋時 兩端應設半圓形標準彎鉤,使用帶肋鋼筋時可不設彎鉤。混凝土施工縫的處理還應符合下列要求:1、當舊混凝土面和外露鋼筋(預埋件)暴露在冷空氣中時,應對距離新、 舊混凝土施工縫1.5m范圍內的舊混凝土和長度在1.0m范圍內的外露鋼筋(預 埋件)進行防寒保溫。2、當混凝土不需加熱養(yǎng)護、且在規(guī)定的養(yǎng)護期內不致凍結時,對于非凍 脹性地基或舊混凝土面,可直接澆筑混凝土。3、當混凝土需加熱養(yǎng)護時,新澆筑混凝土與鄰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巖土 介質間的溫差不得大于15°C;與混凝土接觸的地基面的溫度不得低于2°C。 11.3.11混凝土開始養(yǎng)護時的溫度應按施工方案通過熱工計算確定,但不得低 于5°C,細薄截面結構不宜低于10°C。4、應鑿除已澆筑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漿和松弱層,鑿毛后露出的新鮮混 凝土面積不低于75%。鑿毛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用人工鑿毛時,不低于2.5MPa。2)用風動機等機械鑿毛時,不低于10MPa。5、經鑿毛處理的混凝土面應用水沖洗干凈,但不得存有積水。在澆筑新 混凝土前,對垂直施工縫宜在舊混凝土面上刷一層水泥凈漿,對水平施工縫 宜在舊混凝土面上鋪一層厚10mm~20mm、比混凝土水膠比略小的膠砂比為1: 2的水泥砂漿,或鋪一層厚約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澆筑混凝土減 少 10%。6、施工縫為斜面時,舊混凝土應澆筑成或鑿成臺階狀。一、施工縫的位置應設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柱、墻應留水平縫,梁、板的混凝土應一次澆筑,不留施工縫。⑴ 施工縫應留置在基礎的頂面、梁或吊車梁牛腿的下面、吊車梁的上面、無梁樓板柱帽的下面。⑵ 和樓板連成整體的大斷面梁,施工縫應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 mm 處。當板下有梁托時,留置在梁托下部。⑶ 對于單向板,施工縫應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⑷ 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間1/3 的范圍內。⑸ 墻上的施工縫應留置在門洞口過梁跨中1/3 范圍內,也可留在縱橫墻的交接處。⑹ 樓梯上的施工縫應留在踏步板的1/3 處。樓梯的混凝土宜連續(xù)澆注。若為多層樓梯,且上一層為現澆樓板而又未澆注時,可留置施工縫;應留置在樓梯段中間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縫面應斜向垂直于樓梯軸線方向。施工中存在爭執(zhí)原因是舊規(guī)范規(guī)定了樓梯施工縫必須留置在中間1/3區(qū)段,傳統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處,留置在梯段中間時,理論上是剪力較小,但施工時施工縫質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時容易產生已澆筑部位形成短時“懸挑”,反而不利于構件的質量控制。⑺ 水池池壁的施工縫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 mm~500 mm 的豎壁上。⑻ 雙向受力樓板、大體積混凝土、拱、殼、倉、設備基礎、多層剛架及其他復雜結構,施工縫位置應按設計要求留設。二、施工縫連接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于素混凝土 結構,應在施工縫處埋設直徑不小于16mm的連接鋼筋。連接鋼筋埋入深度 和露出長度均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0d,間距不大于20cm,使用光圓鋼筋時 兩端應設半圓形標準彎鉤,使用帶肋鋼筋時可不設彎鉤。混凝土施工縫的處理還應符合下列要求:1、當舊混凝土面和外露鋼筋(預埋件)暴露在冷空氣中時,應對距離新、 舊混凝土施工縫1.5m范圍內的舊混凝土和長度在1.0m范圍內的外露鋼筋(預 埋件)進行防寒保溫。2、當混凝土不需加熱養(yǎng)護、且在規(guī)定的養(yǎng)護期內不致凍結時,對于非凍 脹性地基或舊混凝土面,可直接澆筑混凝土。3、當混凝土需加熱養(yǎng)護時,新澆筑混凝土與鄰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巖土 介質間的溫差不得大于15°C;與混凝土接觸的地基面的溫度不得低于2°C。 11.3.11混凝土開始養(yǎng)護時的溫度應按施工方案通過熱工計算確定,但不得低 于5°C,細薄截面結構不宜低于10°C。4、應鑿除已澆筑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漿和松弱層,鑿毛后露出的新鮮混 凝土面積不低于75%。鑿毛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用人工鑿毛時,不低于2.5MPa。2)用風動機等機械鑿毛時,不低于10MPa。5、經鑿毛處理的混凝土面應用水沖洗干凈,但不得存有積水。在澆筑新 混凝土前,對垂直施工縫宜在舊混凝土面上刷一層水泥凈漿,對水平施工縫 宜在舊混凝土面上鋪一層厚10mm~20mm、比混凝土水膠比略小的膠砂比為1: 2的水泥砂漿,或鋪一層厚約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澆筑混凝土減 少 10%。6、施工縫為斜面時,舊混凝土應澆筑成或鑿成臺階狀。
現澆箱梁底板混凝土標準
現澆箱梁、端橫梁、中橫梁、封錨混凝土均采用C50;橋面鋪裝采用瀝青混凝土。1)水泥:水泥應采用品質穩(wěn)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水泥,堿含量不宜大于0.60%,熟料中C3A含量不應大于8.0%。其余技術要求尚應符合GB 175-2007的規(guī)定,不應使用其它品種水泥。2)細骨料:細骨料應采用硬質潔凈的天然中粗河砂,也可使用經專門機組生產、并經試驗確認的機制砂,其細度模數宜為2.6~3.2,含泥量不應大于2.0%,泥塊含量不應大于0.5%,其余技術要求應符合JTG E42-2005的規(guī)定。3)粗骨料:粗骨料應采用堅硬耐久的碎石,空隙率宜小于40%,壓碎指標宜小于20%,粗骨料母巖的抗壓強度與混凝土設計強度之比應不小于1.5,含泥量不應大于1.0%,泥塊含量不應大于0.5%,針片狀含量宜小于10%;粒徑宜為5mm~20mm,連續(xù)級配,最大粒徑不應超過25mm,且不應大于鋼筋最小凈距的3/4。其余技術要求應符合JTG E42-2005的規(guī)定。4)選用的骨料應在施工前進行堿活性試驗,應優(yōu)先采用非活性骨料。不應使用堿-碳酸鹽反應活性骨料和膨脹率大于0.20%的堿-硅酸反應活性骨料。當所采用骨料的堿-硅酸反應膨脹率在0.10%~0.20%時,混凝土中的總堿含量不宜大于3.0kg/m3(特大橋、大橋和重要橋梁不宜大于1.8kg/m3),且應經堿-骨料反應抑制措施有效性試驗驗證合格。5)混凝土拌和及養(yǎng)護用水應符合JGJ 63-2006的規(guī)定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含封錨混凝土)中各種原材料引入的氯離子總量不得超過膠凝材料總量的0.06%。6)混凝土礦物摻和料應采用性能穩(wěn)定的粉煤灰,粉煤灰氯離子含量不宜大于0.02%,其余性能應符合GB/T 1596-2005中I級粉煤灰的規(guī)定。7)外加劑應采用品質穩(wěn)定、且與膠凝材料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產品。減水劑宜采用高效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性能指標應符合《混凝土外加劑》(GB 8076-2008)的規(guī)定,減水劑摻量以及與水泥的適用性應由試驗確定。引氣劑和膨脹劑應分別符合《混凝土外加劑》(GB 8076-2008)和《混凝土膨脹劑》(GB23439-2009)的要求。
現澆過梁設置規(guī)范要求
1、《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3-2011,對過梁規(guī)定如下:7.2.1 對有較大震動荷載或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的房屋,應采用混凝土過梁。2、當過梁的跨度不大于1.5m時,可采用鋼筋磚過梁;不大于1.2m時,可采用磚砌平拱過梁。3、 對有較大振動荷載或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的房屋,應采用鋼筋混凝土過梁。4、7.2.2 過梁的荷載,應按下列規(guī)定采用:1 對磚和砌塊砌體,當梁、板下的墻體高度hw<ιn時(ιn為過梁的凈跨),過梁應計入梁、板傳來的荷載否則,可不考慮梁、板荷載。5、2 對磚砌體,當過梁上的墻體高度hw<ιn/3時,墻體荷載應按墻體的均布自重采用,否則,應按高度為ιn/3墻體的均布自重來采用;3對砌塊砌體,當過梁上的墻體高度hw<ιn/2時,墻體荷載應按墻體的均布自重采用,否則應按高度為ιn/2墻體的均布自重采用。6、7.2.4 磚砌過梁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磚砌過梁截面計算高度內的砂漿不宜低于M5;2 磚砌平拱用豎磚砌筑部分的高度不應小于240mm;3 鋼筋磚過梁底面砂漿層處的鋼筋,其直徑不應小于6mm,間距不宜大于120mm,鋼筋伸入支座砌體內的長度不宜小于240mm,砂漿層的厚度不宜小30mm。
混凝土澆筑方向規(guī)定
順著次梁方向澆筑混凝土有兩個方面的考慮,其一是保證主梁的完整性:現在都用預拌商砼,流動性較大,順梁澆筑混凝土會在梁槽模板內產生一定的流淌,流淌較大或過程中停料等情況發(fā)生時易產生梁中冷縫,主次梁一般垂直,兩害取其輕,所以選擇順次梁方向澆筑。 保證主梁混凝土基本上一次成型。其二是保證施工縫留設位置的合規(guī)性:規(guī)范要求梁施工縫留設在相對剪力最小,受力簡單且便于施工的部位,主次梁施工縫留設在次梁跨中1/3部位,所以需要順次梁方向澆筑。 混凝土澆筑指的是將混凝土澆筑入模直至塑化的過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到模子里制成預定形體,混凝土澆筑時,混凝土的自由高度不宜超過2m,當超過3m時應采取相應措施。
現澆梁施工工藝流程
按施工圖中梁的寬度尺寸,并參照施工規(guī)范對模板寬度要求(應留出梁的保護層和兩側模板空間),先鋪好梁底部模板,按施工圖綁扎鋼筋完畢后,支裝兩側模板完畢后,澆筑混凝土(應連續(xù)澆筑),并用混凝土振搗器不斷振搗,完畢后,頂部鋪上保護設施(如濕潤的草簾或其他替代材料),以防止損壞并保持濕潤。待28天(稱為混凝土齡期,加速凝劑的可按要求提前)后,方可拆除模板
混凝土梁澆筑規(guī)范要求混凝土梁澆筑規(guī)范要求(混凝土梁設計規(guī)范)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