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加固施工質量檢測,碳纖維加固施工質量檢測要點與方法探究
碳纖維加固施工質量檢測至關重要,其檢測涵蓋多方面,包括對碳纖維材料自身性能的檢驗,如纖維特性、樹脂質量等,在施工過程中,要檢查碳纖維的粘貼情況,確保其與被加固結構緊密貼合,無空鼓、剝離等缺陷,還需檢測粘貼面積是否符合要求,以保證加固效果,通過專業儀器和科學方法進行檢測,能及時發現質量問題并加以整改,保障碳纖維加固工程的質量,
碳纖維加固施工質量檢測
碳纖維加固施工質量檢測是確保加固效果的重要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粘貼位置的準確性
檢查碳纖維布的粘貼位置,中心線的偏差不應大于10mm。這一步是為了保證加固材料能夠準確覆蓋在結構需要強化的區域,從而發揮最大的加固效果。
2. 碳纖維膠的浸漬效果
檢驗時要關注膠液是否從碳纖維縫隙中浸潤出,且不得有氣泡、空鼓等現象。膠液的均勻浸潤是保證碳纖維布和結構牢固結合的關鍵,而無氣泡、無空鼓則是確保加固效果的基本要求。
3. 有效粘貼面積的要求
有效粘貼面積不應小于95%。這一要求是為了確保碳纖維布能夠有效地覆蓋在結構表面,達到充分加固的目的。對有效粘貼面積的監測是防止施工中出現疏漏的有效手段。
4. 粘結強度檢測
施工完成后,對碳纖維布的粘結強度進行檢測,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這一步是為了驗證加固效果的可靠性,保障結構的整體強度得到提升。
5. 材料性能抽樣檢驗
對不同批次進場的材料,按照相關的驗收規范進行碳纖維及膠黏材料的性能抽樣檢驗。
6. 施工質量檢驗及驗收標準
詳見捷和加固網站。
7. 粘結質量不符合要求割除修補
當粘結質量不符合要求時,應沿空鼓邊沿,將空鼓部分的碳纖維割除,以每邊向外緣擴展100mm大小之同樣碳纖維材料,用同樣粘結劑,補貼在原處。
8. 驗收時現場抽樣檢驗
驗收時可按相關規范規定對施工質量進行現場抽樣檢驗。
9. 檢測儀構造示意圖
當順時針搖動手柄時,與其同軸的蝸桿隨之轉動,并帶動蝸輪旋轉,由于蝸輪中心孔內有反扣螺紋,在其旋轉的同步也就帶動絲杠及小活塞向下移動,將泵體內液壓油推向工作油缸內的大活塞,活塞上移又通過萬向結帶動聯接螺母及原則塊,對被檢測的碳纖維片材施加正向拉力。液壓油的工作壓力可通過壓力傳感器測得,檢測中隨著手柄的轉動,油壓增高被驗拉力數值不斷增長,手柄反搖時,油泵將油吸回小油缸內,為保證大活塞順利回位專門設計了回位彈簧,活塞向上移動時彈簧壓縮,回程時彈簧推動活塞起到復位作用。
10. 檢測前碳纖維片材粘結強度
需在混凝土表面加工出預切縫,深度應從加固表面切割至混凝土基體內部,切入混凝土深度為2~lOmm,縫寬2mm。為保證預切縫的順利進行,應采用與檢測儀器相配套的切縫機。
11. 現場檢查程序
表面處理:被測部位的加固表面應清除污漬并保持干燥。切割預切縫:從加固表面向混凝土基體內部切割預切縫,切入混凝土深度10~15mm,寬度約2mm。預切縫形狀為直徑50mm的圓形或邊長40mm×40mm的正方形。粘貼鋼原則塊:采用高強、快固化的膠粘劑(取樣膠粘劑)粘貼鋼原則塊。取樣粘結劑的正拉粘結強度應不小于粘貼碳纖維片材的構造膠粘劑正拉粘結強度。鋼原則塊粘貼后應立即固定。按照粘結強度檢測儀生產廠提供的使用闡明書,連接鋼原則塊。以1500~N/min勻速加載,記錄破壞時的荷載值,并觀測破壞形態。
12. 實驗成果計算及破壞形式判斷
現場檢查正拉粘結強度應按下式計算:(公式略)。試樣破壞形式及其正常性鑒別:試樣破壞形式應按下列規定劃分:內聚破壞:應分為基材混凝土內聚破壞和受檢膠粘劑的內聚破壞;后者可見于使用低性能、低質量膠粘劑的工程。粘附破壞:應分為膠層與基材之間的粘附破壞及膠層與纖維復合材或鋼原則塊之間的粘附破壞。混合破壞:粘合面浮現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破壞形式。破壞形式正常性鑒別,應符合下列規定:當破壞形式為基材混凝土內聚破壞,或雖浮現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破壞形式,但基材混凝土聚破壞面積占粘合面積85%以上,均可判為正常破壞。當破壞形式為粘附破壞、膠層內聚破壞或基材混凝土內聚破壞面積少于85%的混合破壞,均應判為不正常破壞。實驗成果的表達:每組取3個被測試樣,以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組正拉粘結強度的實驗成果。實驗成果應涉及破壞形式、3個試樣的正拉粘結強度值和該組正拉粘結強度的實驗平均值。
13. 碳纖維片材粘貼施工質量的合格評估
組檢查成果的合格評估,應符合下列規定:當組內每一試樣的正拉粘結強度均達到max{,}的規定,且其破壞形式正常時,應評估該組為檢查合格組。當一組內僅一種試樣達不到上述規定期,容許以加倍試樣重新做一組檢查,如檢查成果全數達到規定,仍可評估該組為檢查合格組。在重做實驗中,仍有一種試樣達不到規定,則應評估該組為檢查不合格組。檢查批的粘貼施工質量的合格評估,應符合下列規定:當批內各組均為檢查合格組時,應評估該檢查批碳纖維片材與基材混凝土粘貼的施工質量合格。當有一組或一組以上為檢查不合格組時,應評估該檢查批構件加固材料與基材混凝土的粘貼施工質量不合格。當檢查批由不少于20組試樣構成,且檢查成果僅有一組因個別試樣粘結強度低而被評為檢查不合格組時,仍可評估該檢查批構件的粘貼施工質量合格。
通過上述檢測方法和標準,可以有效地評估碳纖維加固后的質量,確保加固效果達到預期目標。
碳纖維加固施工常見問題解析
碳纖維加固質量檢測標準對比
碳纖維加固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碳纖維加固后結構性能提升案例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