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鋼加固法施工質量控制要點,鋼加固法施工質量控制
鋼加固法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如下:施工前,需確認材料質保書與檢驗報告,檢查膠粘劑品種等并復驗強度,按設計要求現場測量放線,質檢員跟蹤驗收鋼板粘貼部位等,混凝土粘合面要除銹、糙化并除塵,保持干燥,鋼板貼合面應除銹糙化至特定粗糙度,膠粘劑應現配現用,避免暴曬和受潮,涂抹要均勻,粘貼時需對準加壓,排出空氣,固化期間做好防護。
一、材料方面的控制要點
- 材料的選型與質量證明
- 進場材料應附有出廠合格證明及性能檢測報告,并由監理工程師見證取樣送檢。鋼板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GB/T714及《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 - 2001)》的有關規定。粘結劑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JC/T883 - 2001及《建筑結構粘鋼加固技術規程(JGJ145 - 2004)》的規定,并應由監理工程師見證取樣送檢。
- 材料的抽檢試驗
- 粘鋼加固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鋼板、粘合劑、螺桿、脹栓、丙酮等。鋼板、鋼板焊接接頭現場按規范要求進行抽檢,確認其抗拉、抗剪強度試驗值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對于粘結劑,若為規范規定的膠種可現場抽檢進行抗拉、抗剪強度試驗。粘結抗拉強度方面,鋼材與鋼材不小于33MPa,鋼材與混凝土應混凝土破壞;粘結抗剪強度方面,鋼材與鋼材不小于1(具體數值可能因不同規范要求有補充完整)。
二、施工前的控制要點
- 熟悉設計圖紙
- 項目技術負責人、技術員、質檢員對設計圖紙應充分熟悉,并對設計圖是否滿足規范要求的構造規定進行審查,如粘鋼加固基層混凝土強度等級應大于C15、粘鋼鋼板厚度以2mm為宜、受壓區側梁粘結鋼板寬度應小于梁高的1/3、鋼板在加固點外的錨固長度應滿足規定要求等。
- 編制施工方案
- 施工技術方案是保證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指導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工藝或施工工序具體實施的技術性文件,在工程實施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粘貼面處理要點
- 混凝土粘貼面處理
- 混凝土粘貼面的處理,應做到密實、平整、干凈,并有一定的粗糙度。處理后,假設外表嚴重凹凸不平,可用環氧砂漿進展修補。粘貼前用丙酮粘貼前將粘合面擦拭干凈;假如混凝土外表不是很臟很舊,那么可直接對粘貼面進展打磨,去掉1 - 2mm厚表層,用壓縮空氣除去粉塵或用高壓水槍清洗干凈,待完全枯燥后用丙酮擦拭干凈;對于新混凝土粘貼面,先用鋼絲刷將外表松散浮渣刷去,打磨去除浮漿、粉塵后,用丙酮擦拭干凈即可;對于濕度較大的混凝土構件,因一般樹脂類膠在潮濕的基層上粘貼強度會大幅度降低,故除滿足上述要求外,還需要進展人工枯燥處理,打磨完成后,為保證鋼板的最大粘結效應,對打磨面進展鑿毛處理,形成平整的粗糙面,外表不平處應用尖鑿整平,再用鋼絲刷刷毛。最后用無油壓縮空氣吹除外表粉塵或清水沖洗干凈,待完全枯燥后用脫脂棉沾丙酮擦拭外表。
- 鋼板粘貼面處理
- 打磨除銹:除銹徹底,露出金屬光澤,打磨紋路應垂直鋼板受力方向,有一定的粗糙度。下料后,對鋼板外表進展除銹、打磨處理。對于鋼板粘貼面,根據鋼板銹蝕程度,分別按以下兩種方法處理:假如鋼板未生銹或細微生銹,可用噴砂、砂布或平砂輪打磨,直至出現金屬光澤。打磨粗糙程度應盡可能大,打磨紋路應盡可能與鋼板受力方向垂直,其后用丙酮擦拭干凈;如鋼板銹蝕嚴重,需要用適度鹽酸浸泡一定時間,使銹層脫落,再用石灰水沖洗,中和酸離子,最后用平砂輪打磨出紋路。
- 清洗:用棉紗沾丙酮擦拭干凈。
四、施工過程中的控制要點
- 鋼板安裝
- 將開孔、除銹打磨、清洗并經歷收合格的鋼板抬起,與已植螺桿進展對孔安裝,此過程中,為防止長鋼板彎曲并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應使用撐杠或螺旋頂升支架對鋼板進展同步支撐(螺桿頂升支架為優)。安裝過程中,假設開孔與個別已植螺桿有偏向,應防止大力錘擊鋼板或螺桿以免損傷鋼板、砸斷或震松螺桿。應將存在偏向的孔口標記后將鋼板卸下,通過磁力鉆或氧割對存在偏向的孔進展擴孔后重新安裝。鋼板安裝到位后,為了保證注入的構造膠的厚度均勻,應在鋼板與混凝土之間對應螺桿的位置放進與構造膠厚度相等的墊片或直徑相等的短鐵絲,將螺母擰緊。
- 粘結劑使用
- 粘結劑應按規定比例配制,并應在規定的有效期內使用。粘結劑涂刷應均勻、連續,不得漏涂或涂刷過厚。
五、施工后的養護與驗收要點
- 養護要點
- 粘鋼加固施工后,應進行養護,養護時間應不小于7天。養護期間,應避免陽光直射、雨淋和風吹,并應保持環境溫度在5°C以上。養護期間,應定期檢查粘鋼加固部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 驗收要點
- 粘鋼加固工程完成后,應進行驗收,驗收應由監理工程師主持,施工單位負責。驗收時,應檢查粘鋼加固部位。
粘鋼加固施工常見質量問題
粘鋼加固材料進場檢驗流程
粘鋼加固施工前準備工作的細節
粘鋼加固施工后養護的最佳實踐





文章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基本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系店長刪除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