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水防潮常見誤區解析
一、材料選擇方面的誤區
- 認為任何涂料都可作防水涂料
- 很多人錯誤地以為只要是涂料就有防水作用,其實不然。防水涂料需具備抗滲、抗漏、耐腐蝕、耐磨損等特性才能長期防水。普通涂料可能短期內有一定防水效果,但受天氣、溫度、濕度等因素影響,長期使用性能會下降甚至失去防水能力,所以要選擇專業品牌、質量可靠的產品。
- 認為防水材料越貴越好
- 市場上防水材料價格差異大,有些人覺得越貴就越好。但實際上不同的防水材料有不同特點和適用范圍,應根據具體使用環境、要求和預算綜合考慮,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同時也要關注材料的環保性能和安全性,保障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
二、施工過程中的誤區
- 施工前基層未做潤濕處理
- 若不潤濕基層就直接涂刷防水,容易出現涂刷不順暢、有砂眼和針孔等情況。因為基層有吸水性,不做潤濕處理會吸走涂料中的水分,造成起粉、開裂等現象,影響防水層效果。正確做法是先清理基層浮灰,再用噴壺或滾筒潤濕基層,使其保持濕潤狀態。
- 攪拌時先放粉料,再放液料
- 防水攪拌順序錯誤會導致問題。如果先放粉料后放液料,粉料會沉底難攪起,造成防水材料攪拌不均勻、抱團等問題,影響整體效果。建議使用電動攪拌器攪拌,并且先放液料后放粉料。
- 往涂料中摻加水等物質
- 有些工人為了更好涂刷會往涂料里加水,這會使涂膜變薄、流掛,防水功能大打折扣。防水材料有嚴格配比,必須按包裝指引施工,隨意添加其他物質會使性能變化,影響防水效果。
- 基層有明水時進行防水涂刷
- 雖然施工前要對基層潤濕,但不能在有明水的環境下施工,否則防水漿料會被稀釋,導致防水層發白,嚴重時影響材料硬度和性能。所以基層要潤濕充分且無明水。
- 陰角、管根部位未做圓弧處理
- 陰角、管根是建筑物受力集中部位,且施工時漿料易在此堆積。若不處理,容易因建筑沉降和防水層堆積而開裂。應先用水不漏在管根、陰角處抹成圓弧狀,再用柔性或彈性防水加網格布施工,做加強處理。
- 認為涂刷越厚,防水越可靠
- 部分業主覺得防水刷得厚才牢固,其實不然。防水一次性涂刷太厚,表面干固成膜后,內部涂料未完全干固,隨著水蒸氣揮發,容易起泡甚至開裂。正確做法是薄涂處理,一般涂刷2遍即可,不可一次性涂刷過厚。
- 防水未完全固化就進行閉水測試
- 這也是施工中的一個誤區,防水未完全固化就進行閉水測試可能無法準確檢測防水效果,還可能破壞未完全固化的防水層。
- 防水完工后交叉施工未做保護
- 防水完工后如果進行交叉施工卻未做保護,容易破壞防水層,影響防水效果。
三、對防水工程整體認知的誤區
- 認為防水工程可以一勞永逸
- 有些人認為防水工程施工一次就能長期有效,這是錯誤的。防水工程是長期過程,防水層會受磨損、老化、侵蝕等影響導致性能下降,需要定期檢查和維護,發現損壞或老化應及時修復或重新施工。
- 忽略細節部位的防水
- 在建筑防水工程中,細節部位如墻角、管道口、窗臺等的防水處理很關鍵。有人認為整體防水沒問題就行,但細節部位防水處理不好容易發生滲漏,所以這些部位要用專業防水材料密封和填充。
- 忽略環境對防水工程的影響
- 不同環境對防水工程要求和影響不同。有些人認為按規范施工就可以,卻忽略了環境因素。例如冬季施工涂料干燥時間和性能受影響,潮濕環境下某些防水材料會加速腐蝕和老化。所以選擇材料和施工方法時要考慮環境因素影響并采取相應措施。
防水涂料選購指南
防水施工正確步驟
防水工程維護周期
防水材料環保性能





文章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基本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系店長刪除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