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路徑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指通過科學方法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秸稈、畜禽糞便、果蔬殘渣等廢棄物轉化為有價值資源的過程,具有顯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當前主要技術包括秸稈還田、有機肥生產、沼氣發酵、生物質能源轉化等,可有效減少環境污染,改善土壤結構,并替代部分化石能源,秸稈通過厭氧發酵可制成沼氣,畜禽糞便經堆肥處理后成為優質有機肥,而果蔬殘渣可用于提取生物活性物質或生產飼料,我國通過政策引導(如《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和技術推廣,已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86%,畜禽糞污處理率達75%以上,未來需進一步突破高效轉化技術、降低成本并完善產業鏈,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該領域的發展對促進可持續農業、保護生態環境和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背景和意義
- 背景:
- 農業廢棄物處理粗放、綜合利用水平不高的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農村環境治理的短板。例如全國每年產生畜禽糞污38億噸,綜合利用率不到60%;每年生豬病死淘汰量約6000萬頭,集中的專業無害化處理比例不高;每年產生秸稈近9億噸,未利用的約2億噸;每年使用農膜200萬噸,當季回收率不足2/3 。這些廢棄物亂堆亂放、隨意焚燒,給城鄉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
- 意義:
- 是改善環境污染、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開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也是貫徹中央有關推進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是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關鍵環節,還是應對經濟新常態、促投資穩增長的積極舉措。
二、主要聚焦的農業廢棄物類型及利用方式
- 畜禽糞污:
- 利用方式:分類采取干濕分離或沼氣轉化等方式進行綜合利用。例如安徽省圍繞畜禽養殖廢棄物收儲轉運、沼氣生產、沼氣發電、有機肥生產等產業鏈進行綜合利用,2021年生產商品有機肥278萬噸,大中型沼氣工程生產沼氣8900萬立方米,沼氣發電3438萬千瓦時。
- 病死畜禽:
- 利用方式:通過專業化無害化處理中心集中處理。
- 農作物秸稈:
- 利用方式:采取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種方式綜合利用。像安徽省的多多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將秸稈做基料,形成林 - 草 - 雞 - 菌 - 肥循環產業鏈;宿州靈璧縣楊疃鎮利用秸稈畜禽廢棄物打造食用菌特色小鎮;中國大唐集團淮北發電分公司用秸稈進行生物質耦合發電技術改造項目,實現生物質資源高效低成本利用等。
- 廢舊農膜及廢棄農藥包裝物:
- 利用方式:探索基于市場機制的回收處理再利用機制。
三、安徽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成果與模式
- 成果:
- 安徽省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全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由2014年的71%提高至2021年的91%以上,全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由2016年的63%提高至2021年的81%以上,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5個百分點。2021年在遭遇新冠疫情和洪澇災害的雙重困難下,全省兩利用產業全年產值約450億元,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50家,安排就業人數超4.3萬人。培育了年利用秸稈千噸以上的企業1800多家,建設了覆蓋糧食主產區的標準化收儲中心1300多處,建成生物質電廠50座、裝機規模146萬千瓦時;有商品有機肥企業122家,畜禽糞污異地集中處理中心142個。
- 模式:
- 企業帶動模式:如多多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形成林 - 草 - 雞 - 菌 - 肥循環產業鏈,讓秸稈變廢為寶。還有黃山華綠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開發和生產茶梗及玉米須等草本植物的精深加工產品,形成從原料精深加工到變廢為寶銷往全球的產業鏈條。
- 特色小鎮模式:例如宿州靈璧縣楊疃鎮利用秸稈畜禽廢棄物打造食用菌特色小鎮,現有4家市、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產值近5億元,帶動近5000人就業,人均增收2000元,入選全國產業強鎮示范名單。
- 能源化利用模式:中國大唐集團淮北發電分公司啟動建設生物質耦合發電技術改造項目,全年可處理當地生物質秸稈20萬噸,折標煤約8萬噸,年秸稈發電量2.3億度,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8萬噸,實現生物質資源高效低成本利用。
四、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試點相關情況
- 試點地區選擇:
- 擬優先選擇工作有基礎、種養殖規模較大、地方有積極性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以及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所在縣市開展試點。例如今年主要結合現有投資渠道在一些縣(市)開展試點,后續年度將根據試點情況和年度財政支持情況逐步推進。
- 申報與管理:
- 申報:按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的方式,統籌推進試點申報、實施與管理工作。由農業部等有關部門確定試點標準、內容、目標及各省試點指標;省級農業等部門組織申報、審核,并按分配的指標確定本省試點縣(市)名單;縣(市)自愿申報。
- 管理:試點縣(市)制定實施方案,加強資金整合和投融資創新,探索以企業為主體的專業化生產、市場化運營機制,保障工程設施持續運行和長久發揮作用。試點縣(市)加強工作自查,主動公開項目進度、資金使用等情況;省級農業等相關部門加強項目定期調度、考核評估和技術服務,將有關情況及時報告農業部等部門;農業部等有關部門加強跟蹤指導,總結試點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模式和機制向全國推廣。
- 資金支持:
- 中央和省級農業等有關部門積極利用現有資金渠道,推動項目資金向試點縣(市)傾斜。對于開展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試點,充分利用沼氣工程、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奶牛肉牛肉羊標準化養殖小區(場)等現有投資渠道予以支持。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最新技術
農業廢棄物轉化為能源的案例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經濟效益





文章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基本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系店長刪除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